紅巖輝映魚水情
——全國雙擁模范城重慶市沙坪壩區雙擁工作實踐
■范遠飛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趙曉菡

2023年7月,重慶市沙坪壩區聯合重慶市軌道交通集團,將軌道交通9號線高灘巖站打造成雙擁主題車站,強化國防宣傳,營造雙擁氛圍。
秋日,綿綿細雨潤山城。
沿著嘉陵江一路向北,便來到歌樂山腳下。沿著蜿蜒的步道登上山頂,山城風景盡收眼底。
80多年前,一大批革命志士聚集在重慶市沙坪壩區,傳播革命思想、開展革命活動。他們以行動激起民眾愛國斗志、以生命踐行入黨誓詞,熔鑄成不朽的紅巖精神。
80多年來,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,軍民共同賡續革命傳統、傳承紅巖精神,寫下了軍政軍民團結的時代新篇。2025年4月,沙坪壩區被命名為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。

位于沙坪壩區的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。
營區訓練場上新
飛奔、跳躍、攀爬、匍匐……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二支隊某中隊多功能訓練場上,官兵正在進行戰術訓練。
同一時刻,在該中隊數字化訓練中心,中隊長朱曉隆正在調試VR對抗系統,準備開展模擬城市反恐訓練。
“部隊打勝仗,人民是靠山。這幾年,地方黨委政府不僅為我們升級改造營房,還新建了訓練中心。”朱曉隆說。
走進嶄新營區,官兵宿舍干凈整潔,訓練場上各類設施一應俱全。指揮室內,各執勤點的影像實時顯示、隨時調控……而在幾年前,該中隊還在為營區有限的訓練場地和老舊的營房設施而發愁。為此,中隊領導將情況反映給區雙擁辦。
“事關部隊戰備訓練,必須盡快解決。”雙擁辦又將此情況報告給區委區政府,沙坪壩區黨委、政府領導一致決定幫助該中隊改造營房。面對資金缺口、規劃變更等難題,區政府召開20余次協調會,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多部門聯合辦公,共同解決了營房管線鋪設、隱蔽防護等多個技術問題。
2024年底,新營房交付使用。“現在營區環境改善了,訓練場地設施齊全,更有利于我們執行戰備訓練任務,官兵的干勁也格外足。”朱曉隆說。
區雙擁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服務部隊備戰打仗是沙坪壩區雙擁工作的主線。“我們開通了‘第一時間受理、第一時間解決、第一時間答復’的‘三個一’擁軍專線,就是為了隨時發現和解決駐軍部隊發展的堵點、難點。”這位負責人說。
部隊有所求,地方有所應。近年來,該區積極為部隊辦實事、解難題,累計解決駐區部隊營區改建、戰備道路升級等急難愁盼問題79項。

8月中旬,沙坪壩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人員慰問駐軍部隊官兵。
軍娃托管站開班
陸軍軍醫大學軍醫章強的家在沙坪壩區,他常年在外執行任務。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醫護人員,平時既要上班,還要照顧一對龍鳳胎。尤其到了寒暑假,妻子尤感分身乏術。
今年暑期,章強發現放假的孩子有了好去處——家人為兩個孩子報名參加了新橋街道高灘巖社區的軍娃托管站。托管站里不僅新添了滑梯、蹦床等游樂設施,還有社區工作人員組織活動、負責看護。
“這可真是及時雨啊,孩子進了托管站,妻子能全身心投入工作,我在外時也更放心了。”章強說。
高灘巖社區工作人員王紅介紹,針對轄區駐軍部隊多、軍人在外執行任務多的實際情況,街道專門為軍人子女打造了這一“校外成長之家”,社區內軍人、退役軍人、文職人員和烈士的子女可以免費享受托管服務。小小托管站設施齊全,設有智慧教室、科普館、兒童樂園及體能訓練區,并在駐軍部隊、相關高校的支持下,開設國防軍事體驗、青少年英語、中藥材科普等特色課程。
“軍人在外保家衛國,我們理應照顧好他們的孩子。”王紅說,新學期他們開始提供課后托管服務,為軍娃營造課后學習交流的空間。
“你去前方守大家,我在后方守小家。”近年來,沙坪壩區緊盯軍人軍屬所需、所想、所盼、所急,制訂《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》,保障軍人子女優先、就近入學;開發“軍屬云聘”數字平臺,按照軍屬所學所長匹配崗位,精準推送就業信息;為軍屬提供技術培訓、創業補貼,穩固好軍人的“大后方”。
就業快車道打通
近日,沙坪壩區退役軍人徐其中成功入職一家物流公司,辦理入職手續后,他開心地將這一好消息分享給家人。“能順利找到工作,多虧了‘訂單式’職業技能培訓。”徐其中說。
去年9月,徐其中光榮退役,回到家鄉遲遲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。正犯愁時,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推薦徐其中報名參加“訂單式”職業技能培訓。
抱著試一試的心態,徐其中選擇了無人機技能培訓,并在3個月后通過考核取得了職業技能認證,被推薦至一家物流企業上崗。
“退役軍人脫下戎裝回歸社會,我們要積極為他們搭建好平臺、營造好環境,幫助他們實現華麗轉身。”沙坪壩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說。
為實現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,近年來該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多措并舉,打造出“定期推介+專場招聘+特定幫扶”退役軍人就業模式:打通就業入職快車道,針對退役軍人提出的就業需求,24小時內推薦相關就業崗位;大力加強成渝之間的“雙城協作”,與樂山市、成都市武侯區等地聯動,挑選優質企業共同開展“線上+線下”老兵招聘會;開通退役軍人免試入職村(社區)“直通車”,退役軍人可直接聘用為村(社區)專職工作者;成立退役軍人就業創業促進會,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指導、政策咨詢、創業幫扶、投資融資等服務。
就業創業有扶持,返鄉發展有保障。近5年來,沙坪壩區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累計服務退役軍人789人次,835名退役軍人順利就業。
紅巖宣講團開講
9月1日一大早,“紅巖老兵宣講團”成員、軍隊退休干部江玉貴就帶上他的“小蜜蜂”(便攜擴音設備)出發了。新學期伊始,沙坪壩區許多中小學都組織開展國防教育“開學第一課”,他今天要去樹人鳳天小學宣講紅巖故事。
自從加入“紅巖老兵宣講團”,江玉貴就經常受邀到轄區中小學開展宣講。不少人勸他,退休了何不好好在家頤養天年?江玉貴卻很執著:“我雖然年紀大了,但給娃娃們講講紅色故事還是沒問題的,要讓他們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。”
“宣講團的成員,有的是參戰老兵,有的是退休干部,他們政治素質過硬、使命意識強烈,對紅巖革命故事和紅巖精神的了解和感悟深刻,由他們來給學生們宣講,更有說服力。”該區雙擁辦主任簡哨兵說。
樹人鳳天小學教師巫群告訴記者,“紅巖老兵宣講團”的宣講,備受學生歡迎。學校位于紅巖精神發祥地之一的沙坪壩區,定期宣講和日常教育“雙管齊下”,學生們個個對紅巖故事耳熟能詳。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觀看紅巖影視作品、舉辦紅巖故事演講比賽、編演紅巖故事舞臺劇。不少學生還加入了“小小紅巖志愿者”團隊,在渣滓洞、白公館、歌樂山烈士陵園等紀念場館義務講解。
“沙坪壩區有29處革命紀念遺址、13處紅巖景區核心景點,我們經常開展義務講解。”“紅巖老兵宣講團”成員唐平說,“軍民共同傳承紅巖精神、爭做紅巖傳人,在這面旗幟下,軍地團結得更緊密了。”
重慶市沙坪壩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供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