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柳州市探索退役士兵安置選崗新模式
崗位雙選,退役安置搭上直通車
中國國防報訊 劉德安、覃慶報道:10月8日,國慶長假后第一天,家住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退役士兵王才術早早起床,把白襯衫熨了一遍又一遍,將穿了5年的皮鞋擦得锃亮。今天,是他到新單位報到的日子。
在部隊服役16年的王才術,是本年度符合政府安置條件退役士兵中的佼佼者。他入伍前畢業于廣西司法學校,有計算機特長,在部隊曾多次立功受獎。王才術的自身條件與柳州市社會治安綜合事務中心提供的崗位吻合。在柳州市退役士兵選崗會上,王才術以歸集專崗直通的方式被該中心接收安置。
“安置好退役士兵關系到許多家庭的幸福指數。”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丁旭介紹說,柳州作為廣西的兵員大市,每年有上百名退役士兵需要政府安排工作,安置數量排在全區前列。近年來,為實現人崗相適、精準安置,該市不斷探索退役士兵安置選崗新模式,在綜合排序的基礎上,推出歸集專崗、崗位雙選等“直通車式”安置辦法,基本實現接收單位和退役士兵雙方滿意。
筆者在柳州采訪時了解到,過去“只有安置到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才是好出路”的觀念正在悄然發生變化,部分退役士兵更傾向于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調整選崗方向,選擇適合自己的單位和崗位。
選對“賽道”才能展翅高飛。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安置初期就從人崗信息匹配、教育培訓引導等方面入手,幫助退役士兵了解安置政策、程序、就業形勢以及單位性質、崗位需求等信息,引導退役士兵找準心理預期與就業現狀平衡點,實現人盡其才、才盡其用、人崗相適、人事相宜。
“我的排名靠后,原本以為輪到我時,已經沒有多少崗位可選了。出乎意料的是,我居然選到了心儀的工作。”退役士兵張騰鐘在計算機領域優勢明顯,但由于服役時間不長,他的量化評分排名靠后。正巧,柳州市北部生態新區(陽和工業新區)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急需有計算機特長人員,選崗會上一眼便相中張騰鐘。通過歸集專崗直通,張騰鐘與該中心順利“牽手”。
致力于實現退役士兵和用人單位精準配對,柳州市進一步優化安置流程,細化操作辦法,制定《柳州市(本級)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選崗細則》,形成“重點對象優先、歸集專崗直通、綜合崗位排序、企業崗位雙選、保底指令安置”的安置模式,提高了安置流程的透明度。
“采取評分排名與雙選直通相結合的選崗模式,既保證了服役時間長、貢獻大的退役士兵能夠優先選崗,又確保了崗位期待和崗位需求之間的平衡。通過優化選崗模式,專業人才有了用武之地,人崗匹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。”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移交安置科科長丁繼斌說。
找到心儀工作只是第一步。柳州市細化各部門的職責分工,對退役士兵安置后的政策落實、待遇保障、穩崗就業、人才轉型等后續服務進行明確,充分發揮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主體責任,指導督促各接收單位落實退役士兵的各項待遇和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