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化軍事醫學合作 共創中非美好未來
——第五屆中非和平安全論壇軍事醫學專題會議綜述
■王 迪 解放軍報記者 王夢杰
10月29日,第五屆中非和平安全論壇軍事醫學專題會議在北京落下帷幕。會議期間,來自中國和非洲20多個國家的軍隊衛生部門領導與醫學專家共聚一堂,共話軍事醫學創新發展之道,凝聚合作共識,為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。
當前,新一輪科技革命深刻影響人類社會進程,國際安全形勢日趨復雜,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疊加。在此背景下,攜手規劃中非軍事醫學合作未來藍圖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謝劍煒表示:“通過此次會議,我們與非洲同行深入交流,共同研判全球與地區在公共衛生安全、軍事醫學保障領域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,明確了中非軍事醫學合作的重點方向與實施路徑。”
本次會議通過學術報告、專題研討與技術展示等多種形式,為中非軍事醫學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臺。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劉瑋指出,疾病無國界,有效的防御體系也必須跨越國界。此次會議匯聚各方,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國際合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能力建設,這不僅是醫學問題,還關乎全球穩定與公共衛生安全。
納米比亞國防和退役軍人事務部衛生局長恩達潘杜拉·雅各布表示,本次會議議題貼近非洲國家實際需求,多個學術報告令她受益匪淺。她特別提到,中國專家關于戰創傷救治創新技術與應用轉化的報告內容豐富實用,展現了中國軍隊的醫療創新成果。
多年來,中非在聯演聯訓、國際人道主義救援、人員培訓等方面互學互鑒,為國際醫療合作樹立了典范。“合作”與“共同發展”成為本次會議的高頻詞。作為中非軍事醫學合作的親歷者,埃塞俄比亞國防軍總醫院醫療主管格耐特·依瑪·塔德塞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學習兩年,不僅掌握了先進醫療技術,也與中國同行結下深厚友誼。
“這次大會是中非深化軍事醫學交流合作的生動體現,對促進世界和平與進步具有重要意義。”塞拉利昂國防醫療局長易卜拉欣·鮑勃方格沃·凱·桑巴說。
“中國在1963年向阿爾及利亞派出了首支援非醫療隊,為改善我們的醫療衛生條件做出了不懈努力,這段歷史讓我非常感動。”阿爾及利亞軍隊中央醫療局科研處處長本納夫拉·艾薩談到,“雖然中非相隔萬里,但雙方人民心意相通。”
加蓬三軍衛勤總局局長讓-馬塞爾·曼吉·勞森表示:“中國長期幫助非洲國家應對病疫、建設公共衛生體系,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。相信以本次會議為契機,中非在軍事醫學領域的合作將更加廣泛深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