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翼之下 我心飛翔
■空軍某部二級軍士長 王玉林

王玉林的勛表。徐藝洋攝

王玉林檢修戰機。徐藝洋攝

王玉林(左)帶教新機械員。徐藝洋攝

王玉林(右)講解裝備維修知識。徐藝洋攝
聚光燈打在“奮斗者說”強軍故事會講臺上,我胸前的勛表折射出亮光——4排10枚略章無聲排列著,像一枚枚鉚釘,緊緊鉚在我22載機務生涯的年輪上。
“大家好,我是機務中隊機械技師王玉林。”我的聲音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,“今天,我想給大家講講我胸前勛表的故事,講一講我榮立1次二等功、4次個人三等功的故事。這些榮譽的背后,沒有什么驚天動地、轟轟烈烈,有的只是擰緊每一顆螺絲、蓋好每一塊蒙皮、消除每一個隱患的執著堅守。作為機務兵,我牢記一句話——勝利表現在空中,勝利保障在地面。機務崗位雖平凡,但機翼之下同樣能放飛夢想……”
目光掃過臺下那些年輕的面孔,我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,看到堅守背后的千鈞重量。
一
2003年,我離開家鄉的水電維修鋪,入伍來到空軍某部機務中隊。巨大的機庫,震耳欲聾的引擎轟鳴聲,空氣中彌漫的航油燃燒的氣味,帶給我這個“水電修理工”前所未有的震撼。
“小王,一定要記住,咱們手里摸的每顆螺絲,都連著戰友的生命,連著國家的財產,半點馬虎都要不得!”報到第一天,老班長的話像錘子一樣敲在我心上。
我知道自己底子薄,唯有下苦功夫勤功夫,才能練出真功夫。發動機艙里密密麻麻的管路,起落架上每一處細微的油漬痕跡,都成了我如饑似渴鉆研的對象。白天,我在班長身后遞工具、打下手,豎起耳朵聽、瞪圓眼睛看,把每一個操作步驟、每一句維護經驗都刻進腦子里;晚上,我抱著厚厚的維修手冊和發動機原理圖,在燈下一點點“啃”,看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再追著問。
就這樣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沒有驚心動魄的瞬間,只有每個工作日的準時到位,每次維修任務的認真細致,每個故障的徹底排除。當手上的繭磨厚了,當藍色的工作服上總沾著油漬,仰望著自己維護的戰鷹沖上云霄,我的心里越來越踏實。
連續5年被評為“優秀士兵”后,2009年底,我的名字出現在三等功獎勵通令上。我有些意外,更多的是感動。軍旅生涯的第一枚三等功獎章,金燦燦的,告訴我機務兵的榮光,就藏在平凡的堅守里,藏在對規程的敬畏、對細節的執著中。它像一枚最樸實的鉚釘,把我牢牢地“鉚”在這個與戰鷹為伴的崗位上。
二
時間來到2012年盛夏,熱浪在停機坪上翻滾,空氣仿佛凝固了。我作為機械技師,正對一架戰機進行定檢。當天的重點項目,是機輪剎車系統的分解檢查。
將一組包含軸承和支架的關鍵部件從剎車組件上拆下時,我習慣性地低下頭,目光像一把無形的刷子,掃過腳下的水泥地面。就在零件托盤邊緣的陰影處,一點極其微弱、灰暗的金屬反光,像針尖一樣刺入我的視線。
“等等!”我立刻蹲下身,屏住呼吸。輕輕捏起那個小東西——一顆小鉚釘!我的心猛地一緊,沒有絲毫猶豫,拿起托盤里剛剛拆下的那部分剎車組件,一個一個檢視。
汗水不斷從我的額頭、鬢角冒出,工作服后背濕了一大片。終于,在組件內部一個非常隱蔽、平時被重重遮擋的固定剎車片連接處,一個微小的、邊緣還帶著新鮮金屬斷口的鉚釘孔赫然出現,大小、形狀與我的指尖捏著的這顆鉚釘完全一致!
“找到了!是這里脫落的!”我的喊聲,帶著一絲確認后的凝重。聞訊趕來的排長和中隊長臉色瞬間嚴肅起來。這顆不起眼的鉚釘,作用在于固定內部一個關鍵的剎車片。在高強度、高頻次的剎車過程中,它一旦缺失,會讓剎車片發生微小的位移或變形,有可能引發剎車系統功能失效。
經過深入檢查確認鉚釘脫落的原因后,上級迅速組織對同機型剎車系統相關部位進行專項普查。我因及時發現故障隱患,再次榮立三等功。
這枚獎章,是沉甸甸的榮譽,也是無聲的提醒:機務工作,容不得半點“差不多”。一次習慣性的低頭,一份對“異?!钡拿舾?,可能就是守護戰友生命和戰鷹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。
三
2013年深秋,寒意已濃。一架戰機披著星光平穩降落在機場。當它巨大的身軀緩緩滑入指定停機位,引擎的轟鳴聲漸漸平息,整個機場陷入暗夜特有的沉寂。
機務人員手中的強光手電劃破濃重的夜色和薄霧,大家立刻按規程投入飛行后檢查。當我繞到飛機右側機翼下方時,一縷在強光下幾乎難以察覺的反光,攫住了我的目光——地上有一滴顏色暗沉、新鮮的油跡。
“油跡?”職業本能讓我的心馬上提起來。雖然只有微不足道的一滴,而且位置正處于機翼整體油箱區域的正下方,可這絕非正?,F象。任何一滴不該出現的油液,都可能是重大隱患的預兆。
我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,將強光手電緊貼蒙皮,調整光束角度,在布滿鉚釘線的金屬表面上緩緩移動,不放過任何一絲異樣。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。我檢查了大半個機翼下表面,除了正常的鉚釘排列和結構線,沒有發現明顯的滲漏源或損傷點。那滴小小的油跡,在空曠的水泥地上顯得那樣“孤獨”,像一個無解的謎。
可我沒有放棄。多年機務工作的經驗和警覺告訴我,這滴油的出現絕非偶然。我深吸一口氣,靜下心來,將檢查重點重新聚焦在機翼油箱區域幾個最易出問題的“高危地帶”。
突然,當手電筒光束以一個低平的角度,幾乎平行地掃過油箱供油泵時,一道和螺絲釘安裝孔位完全融為一體的微弱反光線驟然顯露。它并非筆直,帶著一種不自然的彎曲感。我屏住呼吸,將光束死死鎖定那個位置,生怕它消失。
“報告排長!右側中外翼油箱供油泵處發現隱性裂紋,請求復查!”我通過對講機,清晰而急促地報告。
通過細致復查,初步判斷是工廠在組裝期間螺釘擰緊力矩大造成的機件裂紋。正是這條隱蔽的裂紋,極其緩慢地滲出了燃油,經過飛行中的氣流擾動和重力作用,最終在停機后凝結成那滴油跡。
排長用力拍著我的肩膀說:“玉林,好樣的!憑這一滴油揪出了隱患,守住了飛行安全!”
那滴在深夜水泥地上反射微光的油跡,自此成為我每次檢查時萌于心底的警醒。這一年,我再次因及時發現故障隱患,榮立三等功。
四
歲月如歌,正是近乎苛刻的細致和對“異?!绷闳萑痰膽B度,成就了我的持續安全保障記錄。2019年,因在長期安全保障飛行任務中,特別是在多次重大演訓任務中保障有力,個人累計安全保障飛行時間超過時間規定且無任何人為差錯,我的胸前增添了第4枚三等功獎章。
2023年,我扎根機務崗位、守護戰鷹安全整整20個春秋。經旅黨委研究決定,為我申報個人二等功,以表彰我20年如一日、萬無一失的安全保障工作。
我的“胸前榮譽墻”上,又增添了1枚略章——4排10枚略章整齊排列,無聲講述著我從“地方修理工”到技術尖兵的成長:從擰緊的一顆螺絲,到發現的一顆隱患鉚釘;從深夜燈光下捕捉到的一滴油跡、一道裂紋,到胸前記錄著無差錯飛行保障數千小時、安全守護20載的獎章——它們都是我青春夢想的見證,是軍旅歲月的回響。
機翼之下,我心飛翔。只要這身“機務藍”還穿在身上,我愿做一顆鉚釘,將所有力量和熱忱“鉚”進托舉戰鷹高飛的責任里,“鉚”進仰望藍天的夢想里。
(徐藝洋、王牧原整理)
制圖:扈 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