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軍某部傾力解決駐訓官兵生活保障難題——
“一元錢”的事,也要認真辦
■章 聰 李旭洋
秋夜微涼,結束一天高強度訓練的空軍某部二級上士李恒帥,看到了手機里的快遞物流信息,他購買的快遞,已經抵達數公里外的鄉鎮快遞點,明天就能拿到。
如今,李恒帥和戰友們取快遞,不再需要支付1元“服務費”。前不久,該部第一次來到該駐訓點。由于駐訓點位置偏僻,官兵的快遞只能寄到鄉鎮快遞點,要請快遞點工作人員送件上門,因路途較遠、工作量大,快遞點開始收取每件一元錢的費用。
“錢雖少,但總覺得不該是這樣。”三級軍士長劉強說,“大家嘴上不說,但心里有疙瘩。”
關于“一元錢”的呼聲,很快被該部黨委機關在基層走訪中聽到,他們立即響應:官兵利益無小事,不能讓大家為小事煩心。
他們首先反思自身保障環節的不足。經調研發現,由于官兵需求不同,如各自預約送貨上門,時段分散還需挨個交接,鄉鎮快遞點確實負擔較重。“我們不能只要求地方配合,自己也要先動起來。”該部領導介紹,他們首先在內部進行流程優化:劃定集中取件時段,統計各點位快遞需求,規劃最優取件路線。通過內部挖潛,他們初步建立一套快遞集中取送機制。
在此基礎上,他們積極與鄉鎮快遞點協調,在理解對方人手緊張、額外工作量大的同時,真誠說明部隊駐訓任務重、官兵取件不便的實際情況。雙方商定:快遞點每日把官兵的快遞定時集中送到駐訓點,由部隊派專人接收后自行存放、交接。這樣一來,既減輕了快遞點的運營負擔,也確保了取件流程高效穩定。如今,每天晚飯后,官兵們可以在快遞集中存放處拿到分揀好的包裹。
“花錢取快遞”問題的快速解決,是該部緊貼官兵需求為基層辦實事的一個縮影。駐訓以來,垃圾處理不方便,協調安排垃圾車及時清理,確保官兵訓練生活環境干凈衛生;文化生活單調,與駐訓地保障單位聯合開展野外歌唱會,建立流動圖書室,組織足球賽、歌詠比賽,濃厚以文勵戰氛圍。此外,他們還開設心理疏導室,呵護官兵心理健康。
“把官兵的小事當作黨委機關的大事來辦,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。”該部領導介紹,為確保將實事辦好,該部建立了問題收集、研判、解決、反饋的閉環機制。通過基層座談、問卷調查、意見箱等多種渠道,廣泛收集官兵意見訴求;每周召開碰頭會,及時解決新發現的問題;每月對為兵服務項目進行回頭看,確保措施落到實處。
秋風雖涼,溫暖卻在駐訓點無聲流淌。點滴關懷溫暖兵心、凝聚士氣,為提升部隊戰斗力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能。
短 評
積攢“信任資產”
■何智欽
“一元錢”值不值得重視?在這片火熱的練兵場上,我們看到它不僅檢驗著機關為兵服務的溫度,更丈量著官兵對組織信任的厚度。
由“一元錢”帶來的辦實事舉措,其深層意義在于黨委機關主動發現問題、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,向官兵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——官兵們的每一件小事,都是黨委機關心頭的大事。
現代戰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對抗,也是軍心士氣的較量。當官兵們不必為生活瑣事煩心,充分感受到組織的關懷,對單位的信任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精神動力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,解決“一元錢”的“小問題”,就是在為戰斗力這個“大賬本”存入寶貴的“信任資產”。
“單位為我解難題,我為單位扛紅旗”,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,而是建立在無數具體而微小的信任累積之上。從讓官兵少花“一元錢”,到細致的生活保障,再到豐富的文體活動,一次次及時回應官兵期盼,點滴關懷匯聚成河,恰是強軍征程上溫暖而持久的力量源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