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空軍某旅組織夜間拉動考核——
雷霆出擊織“天網”
■周琳雪 徐 燦
深秋時節,午夜時分,隨著一陣急促的警報聲劃破長空,空軍某旅一場實戰背景下的夜間緊急拉動考核驟然打響。
“發現不明空情,命你部緊急機動至預定地域,執行雷達情報拓網補盲任務!”接到指令,該旅機動分隊官兵動若風發,奔向戰位。片刻,數十臺重型車輛完成裝備搭載,在能見度極低的復雜路況下隱蔽機動。
“‘敵’衛星過頂!”上級通報話音剛落,“小股‘敵特’襲擾”的警報又從指揮頻道傳來。分隊指揮員魏占龍冷靜分析、果斷下令:“各車組向左側溝壑疏散,組織防衛警戒;特情處置小組按預案同步前出搜剿‘敵特’!”參考官兵密切配合,靈活處置,成功突破“敵”層層阻撓。
“越是復雜惡劣環境,越能錘煉作戰硬功和應急反應能力。”該旅領導介紹,此次考核中,他們重點圍繞應急機動、偽裝防護、非合作目標探測、反偵抗擾等實戰化課目展開,從難構設夜間微光、惡劣地形及復雜電磁環境等考核條件,著力檢驗機動分隊應急作戰和戰場生存能力。
抵達預定地域后,任務官兵按照預定戰斗隊形,迅速展開雷達架設作業。“升天線”“檢查線路聯通狀況”……一道道口令精準下達,各戰位分工明確、緊密協同。伴隨陣陣轟鳴,雷達天線在官兵精準操控下緩緩升起,織就一張多維探測的補盲“天網”。
“我們針對戰場需求,常態開展‘盲操作’‘架撤比武’等專項訓練,讓官兵在高強度訓練中形成‘肌肉記憶’,不斷提升復雜環境下的應急作戰能力。”考官阮鵬介紹。
“發現可疑目標!”方艙內,熒屏閃爍、鍵盤聲聲。雷達操縱員采取多種方法,從海量雜波中精準捕捉識別微弱信號,并將目標信息實時共享給地導、航空兵等友鄰部隊……
天色漸亮,考核課目圓滿完成。參考官兵立即組織現地復盤,及時梳理夜間拉動經驗。該旅領導介紹,近年來,他們堅持“實戰牽引、從難從嚴”組訓原則,探索形成“晝間整備、夜間研練、拂曉突擊”的夜訓模式,有效提升部隊“動得快、藏得住、聯得通、判得準、傳得穩”的核心作戰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