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記者走進陸軍某旅二連,感受向戰為戰濃厚氛圍——
謀打贏,征塵未洗研戰忙
■解放軍報記者 王雁翔
國慶假日,記者走進陸軍某旅,感受到別樣的節日氛圍。
來到該旅某營二連,記者在創客室外聽到一陣熱烈的交談聲——該連肖連長正和幾名干部骨干一起,討論演訓場上遭無人機襲擊的破解之策。
原來前一天,他們剛剛參加完上級組織的實兵實裝實彈演訓任務、結束野外駐訓,從上千公里外返回營區,征塵未洗便圍繞駐訓成果和演訓任務進行檢視復盤。
“為什么這么著急?”面對記者提問,肖連長說,“隨著政治整訓持續深化,今年的駐訓、演訓和往年有很多地方不一樣,大家都感觸很深。所以我們趁熱打鐵,爭取把暴露出的問題盡快梳理出來,一起研究對策招法,為下一步訓練找準方向。”
創客室的桌子上,擺放著幾架小型無人機,是中士胡川輝駐訓前自己組裝的。“可別小瞧這些小玩意兒,它們聲音小、速度快、隱蔽性強,能干擾指揮鏈路、執行多種任務。現在,最緊要的是多培養一些無人機操作手。”胡川輝言語間透著興奮。
“執行任務時,我發現車艙內溫度很高,駐車電源供電過程中還會額外產生熱量。我們幾個骨干琢磨著,能不能給駐車電源加裝一個防火裝置,確保設備安全。”二級上士佟政璇指著面前一臺駐車電源說。
看到大家研戰熱情高漲,肖連長面露欣慰。這個連隊此前是一支高炮分隊,跨專業轉型后新裝備還未列裝,少數官兵一度萌生“裝備遲早要換,組訓肯定要變”的想法,訓練只求過得去。
“專業能力不會和新裝備一起‘列裝’,只能讓人才等裝備,不能讓裝備等人才。”連隊及時糾偏正向、統一思想,組織官兵自主研發學習軟件,聯系廠家研制可視化模擬訓練平臺,引導大家練操作、研戰法,確保新裝備列裝后能快速形成戰斗力。
“以整風精神推進政治整訓,訓練場上變化明顯。”肖連長告訴記者,“如今,大家的訓練積極性主動性都上來了,但走上演訓場,我們發現要走的路還很長。”
他給記者講起幾樁“糗事”——
日常訓練中,官兵的成績都在良好以上,但駐訓期間與空軍某部進行對抗訓練時,他們發現連隊戰斗力仍存在不少短板。
演訓場上,往年連隊都是獨立編組、集中指揮,今年第一次以混合編組形式融入火力單元,兩型裝備鏈路不兼容,導致情報信息無法第一時間傳遞到合成營指揮平臺……
“這次演訓,最深的感受是上級研得更深、抓訓更實、要求更嚴。”去年夏天,肖連長參加全軍某專業基礎訓練戰訓法比武考核,名列前茅,可走上今年的演訓場,諸多變化讓他感到本領恐慌。
“經過政治整訓,大家越來越意識到,許多事看起來是訓練問題,根子上是思想問題。”該連所在營宋營長告訴記者,在深化政治整訓中,全旅自上而下開展自我剖析檢視,緊盯制約部隊備戰打仗能力生成的薄弱環節,深挖細查出5類40余項問題。
“靠經驗主義抓訓抓戰的問題,對我來說可謂直擊要害,照出了思想上的偏差、能力上的差距。”宋營長介紹,該旅針對這些問題專門組織為期兩周的干部集訓班,大家認真研學訓練大綱,參與相關技能培訓,進一步明確抓訓標準和方法。
創客室內,討論還在繼續。面對復盤檢視出的問題,肖連長一臉坦然:“我們不怕有短板弱項,發現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,打贏本領就是在固強補弱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的。”
“不能嘴上喊著本領恐慌,實際安之若素”“不能用過去的老眼光、舊辦法,準備未來的戰爭”……采訪結束,記者看到肖連長在一張卡片上手寫的這幾句話,內心不由怦然一動,事關備戰打仗的事等不得、慢不得、拖不得,這正是二連官兵征塵未洗就爭分奪秒集智攻關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