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群新學員的成長箴言
■徐夢函 張一飛 袁百慧

海軍潛艇學院新學員授槍儀式。黃宇恒 攝

新學員進行隊列訓練。李想 攝
渤海秋濃,海風挾著涼意拂過訓練場,一群學員奮力奔跑、揮汗如雨。
這是一群眺望深藍、逐夢深海的年輕人。
他們來自五湖四海,懷揣建功深海的夢想,走進海軍潛艇學院,在這座“水下尖兵搖籃”中破繭成蝶、磨礪成鋼。
作訓服上凝結的汗漬鹽霜,記錄下他們突破自我的瞬間;月光下奔跑的身影,鐫刻著他們夢想激揚的注腳。
我們走近這些年輕的身影,從他們的成長蛻變中,讀懂深海的召喚,傾聽使命的回響。
“深海要求我們是什么樣子,我們就要努力成為什么樣子”
說起剛剛走進軍營的那段日子,新學員徐鑫堯用“不夠勇敢”來形容自己。
那時,徐鑫堯參加集體活動總是略顯拘謹;站在臺上,面對觀眾的目光會渾身僵硬,感到不自在;即便是簡單的心理行為訓練,明知身后有戰友保護,依然不敢向后倒去。
“只有最勇敢的人,才能成為潛艇兵。深海要求我們是什么樣子,我們就要努力成為什么樣子?!币惶煊柧氶g隙,教導員王云翔來到徐鑫堯身邊,講述自己軍旅生涯中的成長經歷,“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弱項,關鍵在于你想不想突破?!?/p>
教導員的話觸動了徐鑫堯。從那天起,徐鑫堯決心告別曾經的自己。
她緊盯自身短板,一次次向高空項目發起挑戰,在信任背摔中直面恐懼,哪怕雙腿發抖也堅持完成動作;訓練間隙,她主動站到隊伍面前,為大家表演節目……這個過程中,戰友們注意到,那個曾經習慣躲在角落里的徐鑫堯,眼神里多了堅定,聲音里有了力量。
前不久,“未來·海軍國際學員領導力淬鋒營”活動在學院舉辦,徐鑫堯主動報名擔任英語翻譯。她利用休息時間反復練習英語表達、調整儀態聲調,抓住各種機會演講。
最終,徐鑫堯順利通過選拔考核。面對膚色各異、背景迥然的國際學員,她從容自若地用流暢的英語架起友誼的橋梁,贏得廣泛贊許。
成長的道路沒有坦途。眺望深藍的日子里,最大的風浪從不是來自遠方,而是潛藏在每一個想要退縮的瞬間。
與徐鑫堯一道,徐紫桐同為潛艇學院首批招錄的本科女學員。站在隊伍里的她,身形瘦弱、略顯單薄。
低姿匍匐訓練,其他戰友已經到達終點,她仍在半途使勁蹬腿;手榴彈投擲訓練,她用盡力氣將模擬彈投出,卻只落在她身前不遠處。
一次次落后,讓徐紫桐懷疑自己,甚至在訓練時不自覺地躲閃。
“一時做不好不丟人,遇到困難就退縮才丟人?!辈煊X到徐紫桐的變化,學員隊隊長徐鵬飛為這個來自江蘇泰州的女孩,講述人民海軍從幾艘舊艦船開始,一路劈波斬浪走向深藍的故事?!澳愕募亦l見證了海軍艱難的起步,現在你也要從這里出發,完成自己的蛻變。”徐隊長說。
漸漸地,訓練場上多了一個“自討苦吃”的身影。別人休息時,徐紫桐在練習器械操作;熄燈后,她還在走廊上練習俯臥撐……
改變在不知不覺中發生。徐紫桐投彈的距離越來越遠,單杠曲臂懸垂的時間越來越久,戰術訓練的成績也在一次次實現突破。更讓她欣喜的是,原本單薄的手臂上,漸漸有了肌肉的輪廓。
“看,這是我的成長‘勛章’?!敝苣?,徐紫桐與高中同學視頻聊天時,有意展現出自己手臂上的傷痕。
深海不語,卻刻畫著每一個奔赴者的模樣,也見證著每一個眺望者的成長。
“深海之下,我們是照亮彼此的光”
從某潛艇艇員隊考學提干的新學員李朝平,再次回到學院時,身上多了一份“過來人”的沉穩與擔當。
兩年前,李朝平報名參軍,曾在海軍潛艇學院某訓練基地新訓。今年夏天,他以優異成績通過軍考,以本科學員的身份回到這個夢想開始的地方。
今年新訓中,李朝平主動請纓擔任區隊值班員,耐心引導剛入軍校的新戰友適應這里的紀律和生活,也幫助他們一點點解開潛艇兵這個神秘兵種的面紗??吹讲糠中聦W員體能基礎薄弱,他就利用休息時間,主動帶他們加練。
“注意腰部發力,核心要穩!”訓練場上,李朝平一邊示范標準動作,一邊向幾名新學員分享自己的心得,“我當新兵時也在這里卡殼,后來發現不是手臂力量不夠,而是發力方式不對?!?/p>
在李朝平的幫助下,一些原本體能底子薄弱的新學員順利通過了考核,也更快適應了新訓生活。
“潛艇下潛后,周圍會陷入漫長的昏暗?!崩畛匠ι磉厬鹩颜f,“深海之下,我們是照亮彼此的光?!?/p>
深海之下,沒有孤勇的英雄,只有緊密相依、共同進退的戰斗集體。這份在黑暗中彼此照亮的情誼,就像深海中的航標,指引著這些眺望深海的年輕心靈找到方向。
直到把孩子送到校門的那一刻,新學員嚴澍的父母心中仍滿是擔憂。
報到前兩天,嚴澍在運動中不慎受傷,只能拄著拐杖前來報到。兒子第一次離家遠行,傷病未愈,父母卻無法在身邊照料,那份牽掛如潮水般陣陣涌來。
讓嚴澍父母沒想到的是,當他們到達校門口時,一輛巡邏電瓶車早已在這里等待他們。
“叔叔阿姨好,我是嚴澍的幫訓班長。隊里已經了解情況,特地安排我來接他?!币幻麑W員主動迎上來,指引前來報到的嚴澍和父母上車。到學員隊后,同班戰友也紛紛上前,主動接過行李、協助辦理手續。
“團結互助是我們的優良傳統。”看著嚴澍父母擔心的樣子,幫訓班長語氣堅定地說,“走進這扇門,我們就是并肩作戰的戰友,絕不會落下任何一個人?!?/p>
這份來自集體的溫暖,撫平了嚴澍父母心中的不安,他們放心地將孩子托付給這個集體。
接下來的日子里,學員隊為嚴澍準備了輪椅,戰友們輪流幫他打飯、整理內務,陪他往返于教室、訓練場和宿舍。這些日常的點滴關懷,在嚴澍心中匯聚成溫暖的河流,讓他愈發體會到“戰友”二字承載的千鈞重量。
深受感動的嚴澍,即使行動不便,也主動承擔起信息統計、整理會議室等力所能及的工作,以自己的方式為集體作貢獻。“那些被戰友托舉的溫暖,就是我心中的力量之源?!彼f。
“在深海,細節就是生與死的邊界”
深海,以其獨特的魅力,召喚著年輕的心靈;也以其無情的法則,考驗著每一個勇敢的學子。
與其他初入軍營的新學員相比,在部隊摸爬滾打了幾年的新學員吳維超,在面對新訓課目時顯得格外從容。單杠拉得更多、跑步沖得更快,新訓開始不久他就得到教員的認可,課堂上常被點名示范。
然而,似乎也正是這份從容,讓吳維超的心中產生一絲自滿情緒。漸漸地,他的聽課狀態開始松懈,教員在講臺上講得火熱,他的目光卻時常飄向遠方。
“請你把剛才的動作分解進行講解,說清每個步驟的肌肉發力原理和呼吸控制節奏?!币淮紊鋼粽n上,吳維超剛剛完成持槍臥倒示范,教員王濤就突然發問,這讓還沉浸在自豪中的吳維超一時語塞。
盡管這些動作吳維超已經熟練掌握,但再深一點、再細一點的原理精髓,他卻講不出個所以然。在他眼中,射擊只需命中目標,那些課本上的理論似乎無關緊要。
“不同于海面的驚濤駭浪,深海的危險往往潛藏于細節之中。”王教員的話沉靜而有力,“在深海,細節就是生與死的邊界。”
王教員放下手中的教具,為學員們講述372潛艇遭遇“掉深”險情,最終憑借全艇官兵對每個動作細節的精準把握、對每個環節的極致專注而成功脫險的故事。
這番話如同警鐘,在吳維超心中重重敲響。他開始反思自己近期浮躁的狀態。課堂上,他不再只滿足于聽懂,而是主動追問每一個原理背后的邏輯;訓練場上,他不再僅僅追求完成,而是反復打磨每一個動作的精準與穩定。
在這條通往合格軍官的道路上,吳維超正以更踏實、更專注的姿態前進。
熟悉容易滋生疲憊,重復容易感到迷茫。在為期幾個月的新訓中,面臨心態考驗的遠不止吳維超一人。
新學員黃宇恒是一個“攝影發燒友”,高中時期的作品屢見各大媒體平臺。來到學院后,他充分發揮特長,為戰友們記錄下每一個成長瞬間。
然而,最近一段時間,他經常因為緊急集合時沒整理好衣扣、擺臂時差一點角度等細節問題被班長批評。
“我也為集體做了不少事,為何總在這些小事上揪著不放?”課間,他向政治教員仲光友吐露心中的困惑。
“軍人作風的嚴謹,與你斟酌光影、打磨構圖一樣,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成就卓越?!敝俟庥训脑掽c醒了黃宇恒,他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,認真揣摩每一個訓練要求,把每一個動作做得更加標準,把每一個細節摳得更加細致。
深海潮涌,青春正燃。在日復一日的淬煉中,這些年輕的眺望者終將懂得,深藍之下,承載的不僅是個人的青春與夢想,更是一支軍隊的未來與榮光。
